【每日一练】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3月21日)

时间:2022-03-21责任编辑:shizhenzhe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2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洛克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康德甚至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些话反映了(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教育无用论

C.教育万能论

D.辐合论

2.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参观法

C.谈话法

D.实习作业法

4.纺织工人对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不觉得震耳欲聋,能正常工作,这体现的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现象

D.不同感觉间的相互补偿作用

5.唱国歌、升国旗是爱国的表现,现在学习“节约资源也属于爱国的表现”。这种学习属于(  )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概括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二、简答题

简述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题干中洛克和康德的观点片面地夸大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体现了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2.C【解析】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3.D【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题干所述体现了实习作业法的内涵。

4.A【解析】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题干所述情况属于后一种。

5.B【解析】当新知识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并使其精确化时,便产生了相关类属学习。例如,学生已有“升国旗是爱国行动”这一命题,现在要学习“节约资源是爱国行动”这个新命题,新命题因类属于旧命题而获得意义,原有概念的内涵被加深或扩展。

二、简答题

(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2)“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4)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