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3月15日)

时间:2022-03-15责任编辑:shizhenzhe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2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中小学德育倡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理念,这体现了德育的(  )的观点。

A.体谅模式

B.集体教育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认知模式

2.在教育研究中,(  )是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目的是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和验证所研究现象的因果关系。

A.调查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观察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3.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

A.审美需要

B.尊重需要

C.求知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和速度的因素是(  )

A.个体需要

B.遗传素质

C.生理成熟

D.社会环境

5.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用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症的药物来处理

B.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内部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D.系统脱敏疗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二、辨析题

中学阶段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德育的体谅模式认为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体谅模式的观点。

2.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实验研究法的概念。

3.D【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4.D【解析】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1)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5.C【解析】考试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以及学校的统考和应试教育体制使学生缺乏内在的自尊也是形成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所以只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并不能克服考试焦虑症。

二、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与同伴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性格的发展。一方面,同伴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伴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性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