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招聘考试试题(二)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1-04-25责任编辑:diyuping

关键词: 全国招教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1.要改变人的自然禀赋和能力,使其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成为现实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为经济发展的各部门提供一支具有足够数量、较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能够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题干中描述的通过教育使人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成为现实的劳动力,即为教育的经济功能的体现。

2.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这方面改革指向的是( )。

A.课程目标 B.课程管理 C.课程评价 D.课程结构

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A项,课程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

B项,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C项,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D项,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题干中所描述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即属于课程结构的调整,故本题选择D项。

3.“气禀之殊,其类不一”强调教育要( )。

A.防微杜渐 B.须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藏息相辅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教学启示。

A项,防微杜渐,意思是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B项,循序渐进,强调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C项,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D项,“藏息相辅”强调课内外相结合。

根据题干描述,每个人的气质秉性都不同,所以在教育中需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故本题选择C项。

4.儿童早期学习汉字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分类。

A项,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B项,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C项,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题干中描述的儿童早期学习汉字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是有目的的,需要意志努力,故属于有意注意。

5.虽然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等各不相同,但儿童入学的年龄基本上都是六至七岁,其主要依据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文化传统

C.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D.生产力发展水平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教育制度制定的有关因素。

A项和D项,学校教育制度演变的历程表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明显地影响着学校的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入学机会以及学校的规模与结构等。从世界历史发展看,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以手工劳动为主,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基本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当然不可能出现诸如煤炭、电力、冶金、机械、航空等专业学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劳动者开始享有一定的受教育权利,他们的教育被纳入学校教育制度之中,这主要是由于机器的使用、大工业的出现,自然科学得到空前的发展,不仅要求培养出各种专门人才,而且要求训练出各行各业的熟练工人,于是各种职业学校也就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因此科技发展的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会影响到入学年龄。故A错误。

B项,制定学制时,不仅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及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还要注意研究本国的文化历史传统,使学校教育制度更符合本国的国情。像世界上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社会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历史传统的不同,学校教育制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法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反映在学制上全国是统一的;美国实行地方分权制,各州在学制上差别就很大。此外,在各个国家中,即使经过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在新旧学制之间也不可能完全割断联系。因此文化传统并没有影响到入学年龄,故说法错误。

C项,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它们是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依据。所以,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不能靠主观臆断,随意地滞后或超前,而是要充分地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合他们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水平。有关研究表明,儿童在5~6岁的时候,脑的发育水平就完全可以进行书面文字等方面的学习,因此,小学的入学年龄往往确定在6岁左右。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5~6岁至16~17岁正是儿童接受和储存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与全面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正是由于这一点,尽管不同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类型多样,各具特色,但儿童的在学年龄大都是在5~18岁之间,同时又都强调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把学校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的阶段,这也反映了确立学校教育制度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故本题选择C项。

6.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不管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都能听出来,这是由于(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恒常性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特性。

选项A,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选项B,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选项C,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而知觉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会影响到个体对事物的整体知觉,知觉对象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往往决定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

选项D,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是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根据题干描述,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最关键的是节拍或旋律的结构关系,至于用什么乐器演奏并不会影响个体对其的整体知觉,故本题选择C项。

7.《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这体现的行为准则是( )。

A.自觉爱国守法 B.潜心教书育人 C.坚持言行雅正 D.规范从教行为

7.【答案】B。解析:《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B项正确。

A项: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规范从教行为。勤勉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择B选项。

8.《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了德育总体目标,其中,要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道路自信、理念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B.道路自信、思想自信、发展自信、文化自信

C.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思想自信、制度自信

D.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故本题选择D项。

9.教师应该成为学科领域的“临床专家”,像名医那样进行“精神诊断”“精准施治”和“科学组方”。这主要体现了教师的( )。

A.理论素养 B.能力素养 C.研究素养 D.道德素养

9.【答案】B。解析:教育能力素养主要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力。这要求教师善于从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能够像医生那样进行“分析”“诊断”“假设”和“开处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能力:①语言表达能力;②教育教学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和反思能力。B项正确;

A项:教育理论素养,是指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或培训之后,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所持有的基本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惯常的修养。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的研究素养是指教师要有研究的意识,具备必要的研究技术,并能够寻找问题研究的着力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①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对待学生:关爱学生;③对待集体:团结协作;④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故本题选择B项。

10.小张毕业后,刚到校任教时,比较孤单,常常想念以前的大学同学,也时常想家,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此时小张的优势需要是( )。

A.求知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尊重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个体发展的五种基本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题干中的小张比较孤单,想家正是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D项正确;

A项:求知需要是克服障碍和解决问题的工具。马斯洛认为人和动物都有积极探索环境的需要,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心,希望对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做出正确的解释。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创造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力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尊重需要是指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自尊和期望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择D项。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